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基本面力场
最近有一家公司,正在申请在北交所上市,公司全称是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科马材料(874308.NQ),保荐机构为国投证券,保荐代表人为王琰、杨肖璇。
这家公司的主营产品是离合器摩擦片,这是属于燃油车时代的产品,尽管当下新能源车大行其道、传统燃油车颇有日薄西山之势,但科马材料的业绩成长可相当不错,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8.05%和44.25%,今年上半年继续大增了30.68%,不得了哦。
更关键是的,看似行业前景想象力不足,但落在科马材料个体上,核心盈利能力不仅丝毫没受到影响,甚至还在持续提升,最近三期毛利率分别为42.04%、47.39%和49.86%,还是越来越能赚钱的节奏。
说到这次IPO的信息披露,科马材料的表现,可能就没有业绩数据这样光彩照人了。举个例子,这家公司此前曾于2023年申请在创业板上市,并于2023年3月发布过招股书申报稿,根据当时披露的三年及一期经营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干式离合器摩擦片的产量为2638.99万片、销量为2654.95万片。
但是根据公司本次申请在北交所上市,最早于2024年6月首次发布的招股书申报稿,其中披露2021年公司干式离合器摩擦片的产量为2657.85万片、销量为2633.75万片,这与公司此前申请创业板上市时披露的数据存在差异,产销率也不一致。
考虑到时隔一年多,财务或销售部门可能对某些业务的认定存在调整,这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如果对于产品销量的认定出现了调整,那么相应的,对于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存货等等财务数据,也就应该有所调整呀。
但事实上,两次IPO招股书(申报稿)中,针对2021年度销售收入、存货余额等数据的披露,完全一致。这正常吗?两次信息披露的经营数据中,哪个版本才是真实、准确的?
此外,力场君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来和小伙伴们聊一聊。根据此次北交所IPO公布的招股书披露,王光昌曾是科马材料的独立董事之一,后于2024年11月起不再担任公司独立董事,此时并未到其原定的2026年3月任职期限。
这个人呀,可不简单,他同时还是拟上市公司浙江雅虎的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以及珠城科技(301280.SZ)的独立董事,还担任一届润阳科技(300920.SZ)的独立董事。也即王光昌在浙江雅虎冲刺上市过程中、担负着财务负责人和信息披露负责人双重重任的条件下,还在外部担任着3家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这了得吗?力场君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几个IPO项目董秘,哪个不是忙得飞起、恨不得把1个人劈成3个来用?王光昌可还在浙江雅虎同时担任着董事会秘书和财务总监,正常来说得忙成什么样?好家伙,这都没碍着他在外面兼职挣外快,这可真就难得一见了!
有意思的是,王光昌的主业、浙江雅虎上市失败了,在2022年6月首次申报上市,后于2024年6月撤回并宣告终止,在此之前曾有部分报道认为该公司募投项目投资额与环评文件披露“打架”、供应商信披自相矛盾等。
当然不能因此就否定王光昌在浙江雅虎IPO项目中担任董秘的职业质量,这件事情也与本次科马材料的IPO并无关系,但是力场君觉得这是个挺罕见的例子,值得拿出来做个记录而已。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