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沪指创10年新高!A股市值首破100万亿 后市关注三大方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易妍君  8月1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易妍君

  8月1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

  实时数据显示,截至10点34分,A股公司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为历史上首次跨越百万亿大关。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1.18%至3740.50点,刷新自2015年8月20日之后盘中最高记录;创业板指飙涨3.63%、深证成指涨2.25%。全市场近4500只个股上涨,111只个股涨停。

  行业方面,Wind通信设备、软件、文化传媒、电子元器件、互联网指数领涨各行业板块,纷纷涨超3%。

  牛市旗手“起飞”

  其中、券商板块涨幅靠前。长城证券走出4连板,华林证券盘中触及涨停;湘财股份大涨9%,西部证券、天风证券分别涨逾6%。

  此前一个交易日,即8月15日,券商板块大幅异动,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证券ETF收涨4.75%,全天成交额达到52.39亿元,量价均刷新年内新高。

  近期,券商板块利好消息不断。

  一方面,证券行业2025年中报陆续出炉,喜报频发。首批公布上半年经营数据的4家券商:东方财富证券、西南证券、粤开证券、江海证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25%。后续,大中型券商中报业绩亦值得期待。

  据国泰海通非银团队预计,券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或好于预期,归母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61.23%。

  另一方面,券商并购事件迎来新进展,市场预期继续升温。

  8月15日,证监会核准西部证券成为国融证券主要股东,核准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首创期货的实际控制人。同时,证监会对西部证券依法受让国融证券11.51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 64.5961%)无异议。

  同日晚间,西部证券公告称,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上述股份的相关手续,并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维护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今年以来,券业并购加速推进。此前的6月19日,国信证券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获深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国泰海通于4月11日正式完成重组更名。

  券商板块爆发是昙花一现还是新一轮板块行情的起点?

  在机构看来,后续券商板块仍有上涨空间。

  方正证券表示,券商行业业绩高增的趋势与今年以来的涨幅形成明显背离,呈现出“滞涨”特征。回顾历史数据,2019年、2020年、2024年券商板块区间最大涨幅分别达到69%、62%、90%,而截至目前,SW券商指数今年以来仅上涨10.0%。特别是“9.24行情”以来,非银金融公司的AH溢价率持续收窄,A股券商的“滞涨”特征更为显著,这为后续板块的估值修复提供了空间。

  国联民生证券表示,当前券商行业PB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随着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升,估值修复动力强劲。

  后续资金“候场”

  随着牛市“旗手”启动,A股后续资金动能如何?

  东吴证券策略团队表示,自4月关税冲击以来,A股慢牛行情的形成主要由活跃资金驱动,游资活跃度创年内新高,杠杆资金持续净流入,私募发行端扩容显著、仓位提升。散户正在入场,但对本轮上涨行情的“牛市”属性仍存犹豫,整体“畏高”情绪偏重,目前参与度还不高。

  展望后市,上述团队预计,短期来看,在流动性驱动下市场有望维持相对强势,在指数高位运行、尝试突破前高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波动放大、震荡整固的阶段。中期维度,政策底、资产荒和美元降息周期三重逻辑均未改变,市场趋势向上依然具备确定性。FOMO资金将逐步入场,居民资产搬家是不可忽视的趋势力量、潜在增量资金充裕,外资、险资等机构资金也有望加大流入。

  此外,招商证券资产配置研究团队指出,从当前的信号来看,随着市场量能进一步扩大,后市仍维持相对看多,风格上来看,在“一阶段放量”区间内,中小盘风格或仍将占优。

  配置层面,该团队分析,目前,微盘、金融风格估值偏高,而质量成长、大盘除银行板块的估值仍偏低。总的来讲,当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已不低,但各风格内部差异仍相对较大,剔除银行的大盘、质量成长等风格仍有较大的估值上涨空间。

  东吴策略团队则建议关注三个方向:一是科技方向相对低位的消费电子、智驾、国产算力、AI软件;二是新消费、反内卷相关品种;三是主题投资如商业航天、脑机接口等。

点击进入专题: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责任编辑:过博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bud1.com/2285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