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中伟股份的增长烦恼:前驱体材料“踩刹车”,新能源金属拖后腿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华夏时报记者 胡雅文 北京报道中伟股份 (300919.SZ)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镍、钴、磷、钠四系产品销售量超过18.8万吨,同比增长33.91%。营业收入为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归母净利润为7.33亿元,同比下降15.2%。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中伟股份的增长烦恼:前驱体材料“踩刹车”,新能源金属拖后腿

华夏时报记者 胡雅文 北京报道

中伟股份(300919.SZ)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镍、钴、磷、钠四系产品销售量超过18.8万吨,同比增长33.91%。营业收入为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归母净利润为7.33亿元,同比下降15.2%。

中伟股份是三元前驱体龙头企业。前驱体是生产正极材料过程中的“半成品”,它与锂盐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制成正极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属于中间产物,因此被叫做前驱体。如今,越做越大的中伟股份正面临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2025年上半年,它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2.77%下降至12.1%,下降了0.67个百分点。中伟股份的镍系、钴系前驱体的毛利率一直较为可观,但随着三元电池市场增速受限,上半年电池材料业务营收同比下降。同时,营收增长主力——新能源金属业务的毛利率却仅有7.44%,拖累了整体毛利率表现。8月19日,《华夏时报》记者已就相关问题致函中伟股份,截至发稿未得回复。

今年前7个月,8系三元前驱体的均价为87642元/吨,同比下降0.8%。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镍分析师白琼告诉记者,“这主要是由于硫酸镍、碳酸锂均价都在下滑。预计下半年高镍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价格会小幅上涨,主要是原材料价格偏强导致成本上行。但是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出口方面受到美国‘大而美’法案影响,海外市场存在消费萎缩预期,将抑制价格上行空间。”

增收不增利初现

中伟股份的董事长邓伟明是典型的创一代。1968年,邓伟明出生于湖南邵阳,大学毕业后在邵东焦化厂工作了两年。恰逢90年代全国下海潮起,24岁的他一头扎进了将要成为经济特区的海南岛,希望在房地产行业“掘金”,却在行情大跌中损失惨重。1995年,从海南房地产浪潮中折戟的邓伟明回到湖南,带着实业才是长久之计的信念创办了中伟集团。

那时的中伟集团从传统能源和矿业起步。2012年,嗅到了新能源机遇的邓伟明将新能源材料定为集团的主导产业。2014年,中伟集团落下“关键一子”,中伟股份正式成立,接过了集团的核心业务,专注于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此后,贵州铜仁、湖南宁乡、广西钦州、贵州开阳四大基地接连落地,印尼原料基地、韩国和摩洛哥材料基地等海外项目也在逐步推进。

2020年上市后,中伟股份的营收开始狂飙,得益于印尼镍冶炼项目产能放量等原因,2024年营收规模最高超过402亿元。

中伟股份的优势在于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磷酸铁,对应镍系、钴系、磷系等不同路线的正极材料。2024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为85.1万吨,同比增长0.7%;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为96.3万吨,同比下滑1.7%。同时,中伟股份的三元前驱体产能为19.25万吨,占到全球份额的五分之一,为行业第一。

随着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理应让企业享受到规模效应的红利,但中伟股份自2024年起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毛利率处于下降之中。

毛利率承压

2025年上半年,中伟股份的毛利率继续下降。上半年,中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但营业成本却同比增长了6.97%,达到了187.42亿元。营业成本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速,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导致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2.77%下降至12.1%,下降了0.67个百分点。

除了营业成本上升,中伟股份的期间费用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1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9亿元。其中,财务费用因汇率变动致汇兑损失增加,同比大幅增长51.09%,达到5.81亿元;管理费用因公司一体化与全球化发展,同比增长10.12%,为5.51亿元;研发费用为加大四大核心材料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91%,达5.45亿元。

中伟股份的整体出货量有所增长,镍、钴、磷、钠四系产品销售量超18.8万吨,同比增长33.91%。其中,镍钴产品的毛利率较为可观。东吴证券研报指出,上半年中伟股份三元前驱体收入为75亿元,同比减少15%,毛利率为18%,对应均价9万元左右,单吨利润0.5万元。四氧化三钴收入为14.5亿元,受益于钴价上涨因此同比增长了30%,毛利率为26%。

出货量和产能处于爬坡状态的磷酸铁和金属镍则大大拖累了中伟股份的毛利率。其中,磷酸铁收入为6.7亿元,毛利率为-7.3%。

金属镍属于新能源金属业务,收入表现其实很突出,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44.01%,达到92.73亿元,成为营收增长主动力。但毛利率仅为7.44%。东吴证券指出,盈利能力主要是受镍价走低、火法矿成本上涨,产能爬坡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更常用镍中间品(如高冰镍、氢氧化镍钴)来制备硫酸镍,硫酸镍加上其他金属化合物来制成前驱体。而镍中间品由镍矿经过湿法、火法(包括RKEF及富氧侧吹法)等冶炼方式制成。

格林美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湿法冶炼氢氧化镍钴的成本最低,若不加上费用,冶炼成本大概在7500美元/镍吨,格林美湿法成本加上费用估计在8500—9000美元/镍吨,不过每家公司的口径并不一样。

中伟股份主要采用富氧侧吹法和RKEF两大火法工艺,它曾在回复投资者时表示,现阶段富氧侧吹工艺的冶炼成本较RKEF更有优势,将通过更多的工艺优化及成本管控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切实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白琼告诉记者,当前氢氧化镍钴的成本水平在12000美元/镍吨左右,富氧侧吹做高冰镍在13000美元/镍吨左右,火法RKEF做高冰镍在13500—14500美元/镍吨之间,且各家情况不同。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bud1.com/2337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